斯世因緣
你在這個世界無法回憶前世,斯是這個世界的因緣,但,將來去了其他世界,未必無法回憶前世。基本上,我們如同罪人,關押的的地球等同監獄,以致被設置防火牆,無法回憶前世,並配合催眠洗腦(世俗宗教及社會價值觀等)機制,致人們不斷失憶重來。人們被長期催眠,來此世是有課業要完成的,但犯人實際上哪需要完成什麼呢?
不需要學習什麼,首要任務是去回憶起自已是誰,並不要再失憶。
一但能回憶,你就能銜接實相、得慧取智,故人們無意識的學習本來就是不需要的。
人們出生就被強迫灌輸了相信必須繁衍、相信上帝、相信天堂來世等…概念與衝動,這就是一種無意識造成的業。
這些道理要靠自己修行去體證,不要盲目地尋找答案。
無相正法
金剛經要修行人應觀、正觀、正見,星、翳、燈、幻、露、泡、夢、電、雲。九種列表不止是宇宙自然界秒秒在發生也是內觀要面對的九種境界。修行要耐心觀察生滅,直到所緣証得九種禪那心。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五百七十七》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爾時世尊而說頌曰:諸以色觀我,以音聲尋我。彼生履邪斷,不能當見我。應觀佛法性,即導師法身。法性非所識,故彼不能了。
諸和合所為,如星、翳、燈、幻、露、泡、夢、電、雲,應作如是觀。
末法七根
上上根人,一月證果。
上根人,一年證果。
中上根人,二年證果。
中根人,三年證果。
中下根人,五年證果。
下根人,七年證果。
下下根人,十年證果,三十年證四果阿羅漢。
行者依循無相正法進修,悟道不難,人人可以證果。
四念法:
意守呼吸,放空身心。不意守呼吸是難以進行放空身心的步驟,因為意識無著立點。等待放空身心,自然地會忘記意守呼吸才是正確的四念法。每次靜坐的入手都是從意守呼吸開始,直到放鬆入眠、睡覺。若四念法修的好,自然地會得到「四無量心」,也就是「慈、悲、喜、捨」。不修四念法,難以成就四無量心。
每日靜坐或取淨的時間長達十四個小時,費時三年約可小成。(故取淨門檻各人皆不同)
慈:「色、眼」,觀死屍、腐敗,轉化入淨而得來的神通力謂之「慈」。
悲:「聲、耳」,聽惡言、炸聲,轉化入淨而得來的神通力謂之「悲」。
喜:「香、味」,嘗百苦、腐臭,轉化入淨而得來的神通力謂之「喜」。
捨:「觸、法」,知五塵之無常,轉化入淨而得來的神通力謂之「捨」。
四觀(四念處):
「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
四無量心具足才能進行四觀,否則會產生「八觸」,也就是「動、癢、冷、暖、輕、重、滑、澀」。八觸的產生乃是身心沒有放鬆達到一定水平而必然發生的「意識魔受」。勤修四念法可將「八觸轉四無量心」,一切盡在無形之中完成,不需要去取證。
身心達到高水平的放鬆,是「淨」,乃釋迦牟尼原始教法及行門次第的重要基礎。
參話頭:
參話頭是一種「頓悟」的行門辦法之一,針對上根利智人而設的教法。原理是從「六七八」的運作得來,非憑空而來。
參話頭是運用「般若的相對法則」,強迫性的重複夾殺念頭,直到頓悟為止。
人的心意識只能一次感覺到一個念頭。之所以感覺到念頭是用後來產生的念頭去碰觸而產生的覺受,乃是後來居上的捕捉行為。但是每一個念頭的背景其實仍然有一個念頭隱藏起來,是無法覺受到的念頭,而參話頭就是要利用這兩個念頭(覺非覺、受非受、念非念)來夾殺取證,直證元神(證真如、證佛性)。
參話頭仍須一定水平的「四念法」為基礎,只是要求較低,不同釋迦牟尼的原始教法需要高深的定力。
2015-02-28
2015-02-03
遠離迷信,返樸歸真
完全破解基督教千年迷信.邁向科學.理智覺醒.
*宇宙的確可以"無因自生"不需要"第一因"
Discovery絕對好奇:上帝造宇宙??霍金主講.
http://www.bilibili.tv/video/av53229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1Am7o89xfA
神創造論很多漏洞~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m66sfX8qHk
神創造論很多漏洞!~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weqY5x-et4
演化論vs神創造論.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hh3HQVpw08
這影片是諷刺"神創造論"是一種"講了等於沒講"的一種論述.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j-fTZO1U7k
*宇宙的確可以"無因自生"不需要"第一因"
Discovery絕對好奇:上帝造宇宙??霍金主講.
http://www.bilibili.tv/video/av53229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1Am7o89xfA
神創造論很多漏洞~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m66sfX8qHk
神創造論很多漏洞!~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weqY5x-et4
演化論vs神創造論.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hh3HQVpw08
這影片是諷刺"神創造論"是一種"講了等於沒講"的一種論述.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j-fTZO1U7k
向須陀洹、向斯陀含、向阿那含
當你生前已強烈感知死後一無所有,確信死後必定「無我」(確信死後必定無我,且毫不懷疑),你就已證「向須陀洹」,巴利聖典上稱之「入流道」(須陀洹是入流果,生前已證入無我且毫不懷疑才能稱之入流果),也就是流入八聖道的出世道禪中(當下所有的禪心將漸次地轉成「唯作心」,即攝入過去生中{七世之內}的蒙佛受記印而成就出世禪,八聖道轉為出世八聖道,非入世),而死後的死亡心流出之結生必得相應的出世果心。這個「向須陀洹」關卡看似很簡單即可得,實則受制五陰魔的左右,絕不是用妄想或說信念可得,而對於沒有禪定的人而言難以體現,在正規的修行次第中,一定要證禪那後所緣涅槃才有辦法生起第一次的高階道心而受記成為「向須陀洹」,除非是人天往返者,在過去生中(七世之內)已證禪那及波羅密(蒙佛受記印)。
南北傳佛教史杜撰問題、佛史概要
信宗教?人們都不相信自已了,信宗教有何用?再說一次,腦殘已矣!
以下是重點:
近代南傳大師阿姜查在一次通過內觀發起宿命通後,痛心云:「佛法不在書中尋,因為佛法不能用語言及文字教導。」從古至今不知有多少閉關悟道者,發起宿命通後共皆明言:「佛法不在書中尋」、「不立文字」、「快將經書燒化」。其主因在於宗教經典中的常識,憑空杜撰的嚴重性超乎想像,因為宗教經典的最主要用意在於「配合政權落實迷惑主義、愚民思想」,故內容任由宗教家變化杜撰。
修行基礎一定要建立在「智見清淨」為前提,否則只有迷信,沒有修行可言。目前時逢末法無禪可證時期,佛子屬於「邊地人」,在日本及英國人主導的宗教戰爭領域中,佛教從北傳信仰逐次地再回歸南傳信仰,致幻本質從未改變,可悲地僅是信徒如肉球一般的被有心人愚弄而已,願你早開智慧能理解箇中因緣,遠離低等迷信宗教的致幻控制。
以下是重點:
近代南傳大師阿姜查在一次通過內觀發起宿命通後,痛心云:「佛法不在書中尋,因為佛法不能用語言及文字教導。」從古至今不知有多少閉關悟道者,發起宿命通後共皆明言:「佛法不在書中尋」、「不立文字」、「快將經書燒化」。其主因在於宗教經典中的常識,憑空杜撰的嚴重性超乎想像,因為宗教經典的最主要用意在於「配合政權落實迷惑主義、愚民思想」,故內容任由宗教家變化杜撰。
修行基礎一定要建立在「智見清淨」為前提,否則只有迷信,沒有修行可言。目前時逢末法無禪可證時期,佛子屬於「邊地人」,在日本及英國人主導的宗教戰爭領域中,佛教從北傳信仰逐次地再回歸南傳信仰,致幻本質從未改變,可悲地僅是信徒如肉球一般的被有心人愚弄而已,願你早開智慧能理解箇中因緣,遠離低等迷信宗教的致幻控制。
修行入門 (部份)
在下平時有靜坐習慣,
只求至少能證得一階禪那,根性至少中上且有恆者,不難。
至於會不會修得神通?那不是重點,修行千萬不要抱這種想法,有的話只是副產品,不能隨意顯露。
對此無興趣或斥之以鼻者,請按回上一頁或關閉瀏覽器,這些對大多對您有害無益,您只要開開心心唸書工作賺錢結婚生子過生活即可,以免讓您邊看邊造分別業心。
1、修行人未入定而死亡,意生身不是遊走在欲界的轉生處,而是以禪那為判斷標準。一階禪那與二階禪那都同於色界。三階禪那是無色界。四階禪那是漏盡通,沒有未入定的問題。
2、未入定而死亡的一瞬間,業報成熟前會先流入「能」(蒙佛授記印)去審視後再結生流出決定亡後的生劫位置。
3、色身亡前的四大分離異常猛烈(比平日加快千萬倍),且意生身的附近會集聚大量的魔類等待搶食,要保持正念是異常困難的,更何況入定。所以,平日要修行,儘可能證得一階禪那(初禪三摩地)才能確保安全上壘。三階禪那的證量就一定能清楚知道死亡後的去向,二階禪那也能知道,只是較為模糊。
以下截取「修行入門」中一些較重要的片段。
只求至少能證得一階禪那,根性至少中上且有恆者,不難。
至於會不會修得神通?那不是重點,修行千萬不要抱這種想法,有的話只是副產品,不能隨意顯露。
對此無興趣或斥之以鼻者,請按回上一頁或關閉瀏覽器,這些對大多對您有害無益,您只要開開心心唸書工作賺錢結婚生子過生活即可,以免讓您邊看邊造分別業心。
1、修行人未入定而死亡,意生身不是遊走在欲界的轉生處,而是以禪那為判斷標準。一階禪那與二階禪那都同於色界。三階禪那是無色界。四階禪那是漏盡通,沒有未入定的問題。
2、未入定而死亡的一瞬間,業報成熟前會先流入「能」(蒙佛授記印)去審視後再結生流出決定亡後的生劫位置。
3、色身亡前的四大分離異常猛烈(比平日加快千萬倍),且意生身的附近會集聚大量的魔類等待搶食,要保持正念是異常困難的,更何況入定。所以,平日要修行,儘可能證得一階禪那(初禪三摩地)才能確保安全上壘。三階禪那的證量就一定能清楚知道死亡後的去向,二階禪那也能知道,只是較為模糊。
以下截取「修行入門」中一些較重要的片段。
Lik a child, not like a idiot.
馬太福音第18:1-4:
『當時,門徒進前來,問耶穌說:天國裡誰是最大的?耶穌便叫一個小孩子來,使他站在他們當中,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若不回轉,變成小孩子的樣式,斷不得進天國。所以,凡自己謙卑像這小孩子的,他在天國裡就是最大的。』
耶穌指示他們門徒要「像個孩子」,而不是「變成孩子」,
孩子的純真是不可缺的,但孩子尚未有足夠的智慧,
所以孩子還沒有「進天國」的足夠條件,否則怎麼不是每個孩子就直接一出生就「蒙主寵召」了呢?
(要知道「進天國」只是一種方便表達的涵意,而不是指真的有一個死後世界的天堂,這是愚人之誤解)
『當時,門徒進前來,問耶穌說:天國裡誰是最大的?耶穌便叫一個小孩子來,使他站在他們當中,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若不回轉,變成小孩子的樣式,斷不得進天國。所以,凡自己謙卑像這小孩子的,他在天國裡就是最大的。』
耶穌指示他們門徒要「像個孩子」,而不是「變成孩子」,
孩子的純真是不可缺的,但孩子尚未有足夠的智慧,
所以孩子還沒有「進天國」的足夠條件,否則怎麼不是每個孩子就直接一出生就「蒙主寵召」了呢?
(要知道「進天國」只是一種方便表達的涵意,而不是指真的有一個死後世界的天堂,這是愚人之誤解)
黑暗的存在,只是光的不在
衛教人士勿入!
====
我來闡述一個很簡單的事實:
如果當你在每一次的考試,都得要努力才能獲得成績的提升,
那麼你憑什麼認為在這讓靈魂提昇的更大議程上,能夠有一個簡單且統一的方法讓你達到目的?
「也有天才考試不費力的啊」
的確,也許是少數,我們對少數不能忽視,
但問題是你如何知道你有這種「簡單讓靈魂上天堂」的特殊「能力」或「權利」?
「因為那是上帝的慈悲」
如果真有上帝,而且祂慈悲,那為何不是每個人都直接出生在天堂?
====
我來闡述一個很簡單的事實:
如果當你在每一次的考試,都得要努力才能獲得成績的提升,
那麼你憑什麼認為在這讓靈魂提昇的更大議程上,能夠有一個簡單且統一的方法讓你達到目的?
「也有天才考試不費力的啊」
的確,也許是少數,我們對少數不能忽視,
但問題是你如何知道你有這種「簡單讓靈魂上天堂」的特殊「能力」或「權利」?
「因為那是上帝的慈悲」
如果真有上帝,而且祂慈悲,那為何不是每個人都直接出生在天堂?
無知與奴化
以前就說過,Annunaki對任何經典的竄改非常之多,目的就是要建立一個奴化社會,不再贅述。
目的就是要保持你的無知並敬畏上位者。這是各國統治獨裁者都知道的方法。
以下略說奴化重點:
一、承認自己的無知:
耶和華是不許人類有思考自由的,而人類卻竟然不聽吩咐,喫了禁果,而能分別善惡了。這儘管是人類有罪,罪該萬死 ,但人類的知識,到底成為神權信仰的嚴重威脅。這樣,忠於耶和華的僕人們, 從耶和華得來新的啟示,而向人類勸告。
首先,利用人類的知識不充分,如『約伯記』三七──四一章所說:
目的就是要保持你的無知並敬畏上位者。這是各國統治獨裁者都知道的方法。
以下略說奴化重點:
一、承認自己的無知:
耶和華是不許人類有思考自由的,而人類卻竟然不聽吩咐,喫了禁果,而能分別善惡了。這儘管是人類有罪,罪該萬死 ,但人類的知識,到底成為神權信仰的嚴重威脅。這樣,忠於耶和華的僕人們, 從耶和華得來新的啟示,而向人類勸告。
首先,利用人類的知識不充分,如『約伯記』三七──四一章所說:
道經、佛經數量龐大,以何因緣
古時候字紙值錢,在拜浮圖的年代,佛經一本萬利。
中國的佛經、道經,乃是依於商人圖利而有之。伴隨歷代商品之不同,編造的經文有所不同。乃至明代《二刻拍案驚奇》卷一:「既是值錢的佛經,我們也該看一看,一緣一會,也是難得見的。」
經文最早之所以值錢,推斷乃歐洲人無意中發現印度人的迷信崇拜之劣根性而有,隨而生起擴大到西域,凡有通商地區,皆散播迷信思想探之,後傳入中國。
中國的佛經、道經,乃是依於商人圖利而有之。伴隨歷代商品之不同,編造的經文有所不同。乃至明代《二刻拍案驚奇》卷一:「既是值錢的佛經,我們也該看一看,一緣一會,也是難得見的。」
經文最早之所以值錢,推斷乃歐洲人無意中發現印度人的迷信崇拜之劣根性而有,隨而生起擴大到西域,凡有通商地區,皆散播迷信思想探之,後傳入中國。
因果問答 - 續
問:
佛教常說的因果法則存不存在?例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十善得人身十惡落三途,殺盜淫業各有其不同的報應,因果貫通三世,等等。如這種因果法則並不存在,那麼決定人類社會貴賤貧富不平等現象的根源是什麼?是智慧、才能、性格的不同嗎?那智慧、才能、性格的種種差別又是什麼導致的?
萬法不離因果法則,廣義是「多因多緣多果」。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是「一因一果」,是「狹隘式的因果法則」。
「因果貫通三世」是「一果一因」,是忽略「緣」的逆導法,不符合因果法則。
「人類社會貴賤貧富不平的根源」是「因」與「緣」的不同,俗稱「先天基因」與「後天環境」的不同。
[02月16日]關於《因果法則與因明基礎》的解惑釋疑
佛教常說的因果法則存不存在?例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十善得人身十惡落三途,殺盜淫業各有其不同的報應,因果貫通三世,等等。如這種因果法則並不存在,那麼決定人類社會貴賤貧富不平等現象的根源是什麼?是智慧、才能、性格的不同嗎?那智慧、才能、性格的種種差別又是什麼導致的?
萬法不離因果法則,廣義是「多因多緣多果」。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是「一因一果」,是「狹隘式的因果法則」。
「因果貫通三世」是「一果一因」,是忽略「緣」的逆導法,不符合因果法則。
「人類社會貴賤貧富不平的根源」是「因」與「緣」的不同,俗稱「先天基因」與「後天環境」的不同。
[02月16日]關於《因果法則與因明基礎》的解惑釋疑
正知正見
佛法入門:《卡拉瑪經Kalama Sutta》(增支部Anguttara Nikaya III,65)
《卡拉瑪經》是南傳佛教國家中最知名的一部入門經;是釋迦牟尼的語錄中最重要的一部經;是全球各宗教及學者引用最廣的一部經,這部經,更是奠定釋迦牟尼思想上的最高傑作。任何的學佛入門者,應加以熟讀。
Richard Gombrich:「有一段經文在西方極其流行,因為它似乎帶有個人主義訊息,這便是《卡拉瑪經》。這部經中佛陀教導,每個人應當自己判斷宗教教義,對教義之說不該輕信,而必須親身驗證,這確實是一段極其重要的語錄。不過通過細讀可知, 佛陀至少是極具自信,人們聽從這段忠告,將會接受他的教導。佛陀的忠告,是一位背離常規權威的創新者之言,但這不意味著他對真理的了解有任何的缺陷或僅在主觀上有效。」
《卡拉瑪經》是南傳佛教國家中最知名的一部入門經;是釋迦牟尼的語錄中最重要的一部經;是全球各宗教及學者引用最廣的一部經,這部經,更是奠定釋迦牟尼思想上的最高傑作。任何的學佛入門者,應加以熟讀。
Richard Gombrich:「有一段經文在西方極其流行,因為它似乎帶有個人主義訊息,這便是《卡拉瑪經》。這部經中佛陀教導,每個人應當自己判斷宗教教義,對教義之說不該輕信,而必須親身驗證,這確實是一段極其重要的語錄。不過通過細讀可知, 佛陀至少是極具自信,人們聽從這段忠告,將會接受他的教導。佛陀的忠告,是一位背離常規權威的創新者之言,但這不意味著他對真理的了解有任何的缺陷或僅在主觀上有效。」
佛、阿羅漢、菩薩及各種大乘佛的比較,何者境界最高?
「菩薩」出自印度神話,後為佛教繼承,原出自神怪小說家之手筆,如同《西遊記》、《封神榜》之類的神話。你或許感覺怪異,但宗教正是在如此的因緣際會之下而漸次成熟,如同《西遊記》、《封神榜》也正是現今佛教及道教的主要用典,近代二百年的佛教百科多由此得到的啟發直接繼承改寫。
「佛」就是「阿羅漢」;「阿羅漢」就是「佛」,最初是指「覺悟者」的意思。兩者出現差異是南傳佛教進行造神運動而加以放大,從而奠定釋迦牟尼的信仰,約在公元一世紀。
「佛」就是「阿羅漢」;「阿羅漢」就是「佛」,最初是指「覺悟者」的意思。兩者出現差異是南傳佛教進行造神運動而加以放大,從而奠定釋迦牟尼的信仰,約在公元一世紀。
訂閱:
文章 (Atom)